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1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1764篇
安全科学   879篇
废物处理   161篇
环保管理   506篇
综合类   3804篇
基础理论   771篇
污染及防治   672篇
评价与监测   374篇
社会与环境   367篇
灾害及防治   32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污泥含炭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ZnCl2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污泥含炭吸附刺去除水溶液中Cu^2+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Cu^2+浓度等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炭吸附剂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h;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实际应用中一般控制在pH=5.0;Cu^2+的浓度不宜过高,为了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实际应用中吸附剂用量一般不能低于2g/100mL溶液。  相似文献   
992.
温小鹏  施昌平  谢雄文 《环境科技》2009,22(1):67-70,74
通过介绍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和亚硝化技术(SHARON)在污水脱氯处理中的原理,着重从工艺特性分析以及控制因数方面介绍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并通过与传统工艺的比较,指出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是可持续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93.
以陵水海滨风景名胜规划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主要生态敏感问题,选取基本农田、生态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河流水库、道路等主要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Are/info为平台,以矢量数据为数据环境,创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28%和29.37%的规划区处于较敏感区和敏感区,8.85%旅游设施用地和9.54%旅游服务用地处于敏感区。最后提出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敏感目标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郑丽娜  马放  迟熠 《环境科学》2008,29(6):1544-1549
利用高岭土悬浊液和松花江原水作为研究对象,以混凝试验为基础考察了生物絮凝剂(BFs)对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生物絮凝剂进行混凝处理在投药量5~19mg/L的范围内能够使高岭土溶液浊度去除84%,低于Al2(SO4)3(93%)和Fe2(SO4)3(94%). Zeta电位和混凝pH变化结果表明,生物絮凝剂的混凝效果主要受吸附架桥机理支配.向生物絮凝剂中投加少量的Al盐和Fe盐能够明显强化混凝效果,且在相同的混凝效果时Fe盐投加量小于Al盐投加量.这种强化作用主要是因为无机盐和生物絮凝剂的复合加强了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 Fe盐和生物絮凝剂复合使用可以在低投药量和中性pH条件下有效去除原水的浊度(94.6%).生物絮凝剂能够在较大的投药量范围内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颗粒物,形成的剩余污泥能够被自然降解;同时,由于不使用金属盐,大大降低了由于铝的积累而导致的致病风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絮凝剂.  相似文献   
995.
Pd-Ni/GC电极电化学还原水中三氯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治荣  李保华  胡翔  石敏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08,29(5):1249-1254
通过电沉积法在玻碳板(GC)电极上负载钯镍双金属,并利用正交实验对其进行循环伏安(CV)研究. CV结果表明,钯镍双金属比钯、镍单金属具有更大的氢吸附峰值,可以在- 500 mV(以Hg/Hg2SO4 为参比电极)左右获得- 24.83 mA的氢吸附峰.扫描电镜分析(SEM)表明,镍的加入改变了钯颗粒在GC表面的分布形态,钯镍双金属颗粒形貌明显不同于钯、镍单金属颗粒,钯镍双金属颗粒粒径介于钯、镍单金属颗粒粒径之间.实验考察了脱氯电流、脱氯时间对三氯甲烷去除率的影响.三氯甲烷的去除率随脱氯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脱氯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d-Ni/GC电极在0.5 mA、180 min的脱氯条件下对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42.53%.可以推测,随着脱氯时间的继续延长,三氯甲烷去除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从pH值、吸附时间、污泥投加量、温度、铬(VI)浓度等方面研究了剩余污泥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是影响剩余污泥吸附铬(VI)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为1.0~2.0;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适宜吸附时间为30 min;在pH值为1.0,污泥投加量为8g/L,30℃吸附30min,对50mg/L铬(VI)废水的去除率可达99.65%;在20~60℃污泥吸附不受温度影响;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了污泥对铬(VI)的吸附结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傲能谱仪(SEM/EDS)分析,吸附前后污泥的形貌变化不明显,元素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废纸造纸生产中废水产生量大,SS、COD浓度较高的问题,将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的污水作为对象,研究一套废纸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减少再生纸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实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利用混凝沉淀—活性污泥相结合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达到一部分经物理处理后回收利用,一部分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该工艺处理效果好,SS去除率达99.7%、COD去除率达98.4%,且运行稳定,成本和一次性投资均较低,其排放废水水质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98.
北京东南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集北京原东南化工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六六六和六氯苯)残留浓度,结果表明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浓度较高,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浓度高达5470ng/g和2110ng/g,比一般农业和城市土壤中的浓度高出很多;某些点位甚至超过国家土壤三级标准,高浓度的点位主要集中在原农药厂的生产车间和存储点。六氯苯由于来源和挥发性跟滴滴涕和六六六不同,所以六氯苯残留在化工区土壤中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化工区土壤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异构体组成特征表明工业区土壤的有机氯农药降解速度较慢,滴滴涕残留来源于工业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而六六六主要来源于工业六六六。化工区的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自于原农药厂的生产和存储,重污染点位对周围化工厂的有机氯残留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高残留浓度和较低的降解速度,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环境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决废弃螯合吸附树脂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参考了原树脂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资源化处理该树脂的方法。在二乙胺溶剂中,以废偕胺肟型螯合树脂为原料,加入羟胺试剂,使废树脂发生偕胺肟化反应改性为偕胺肟基聚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实现了废树脂的再生。探讨了废螯合树脂改性工艺及吸附性能,在实验中单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二乙胺浓度、盐酸羟胺浓度以及NaOH浓度等因素对偕胺肟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同时对树脂及二乙胺溶液进行循环使用。结果表明,二乙胺浓度为70%,盐酸羟胺浓度为1.2mol/L,NaOH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时达到最佳再生综合效能。以Cu(Ⅱ)离子进行吸附效率测试,有效地恢复该种树脂的吸附能力的90%。树脂循环使用四次之后,吸附效率仍能达到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螯合树脂表征表明,腈基转化成了偕胺肟基团。在废树脂再生的反应过程中,二乙胺溶剂表现为激活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中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部位,是我国的工业经济中心,但同时也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采集得到太湖流域污染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结构解析模型(ISM)建模,通过研究太湖蓝藻各诱发因子的主次关系,对太湖蓝藻危机爆发的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以GIS为平台核算其耕地面积,结合当地土壤数据及作物特征,计算出了太湖流域农业每年磷的排放量,占总磷排放量的70.7%,得出农业面源产生的的氮、磷流失是引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